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近85万人口,境内居住有汉、苗、彝等26个民族。县内各类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既是四川省革命老区,同时也是红色文化、名酒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各色文化交融区。 红色文化:太平长征纪念地作为红军四渡赤水的重要转占地,被列为川黔渝旅游金三角。以太平古镇为中心,打造了以太平渡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地打造成为展示与体验经典红色文化的高端旅游目的地。2013年6月完成毛泽东专馆、女红军专馆、机要室旧址复原布展工程,2014年完成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馆提升改造工作并对游客免费开放,2014年免费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名酒文化:依托独特的白酒文化资源,着力实施名酒品牌战略。整合天地宝洞、美酒河、青龙洞、盐运码头、红军长征遗址等资源,打造二郎镇为体验酱酒文化的特色旅游小镇。此外,古蔺酒街集酒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县城是酒文化的重要展示地。 生态文化:古蔺县境内山峦叠嶂、溪涧纵横,典型的喀斯特丹霞地貌景色奇异、风光旖旎。既有北纬28度线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黄荆老林,也有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美酒河风景区和天然溶洞天宝洞。黄荆老林英雄会、双沙菜花旅游文化开放月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民俗民间文化: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散杂居大县之一,古蔺县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得到了极好的挖掘、传承和发扬。“古蔺花灯”、“黄家扬琴”、“古蔺山歌”和“古蔺大寨苗族踩山节”分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结合苗族特色文化,箭竹乡、大寨乡每年举办“箭竹苗家风情节”和“踩山节”,打造出具有浓郁古蔺特色的民俗文化有力品牌。 目前古蔺特色文化发展已初具雏形,下一步我县将围绕塑造“生态田园 红色古蔺”的主体文化品牌,构建以红色文化为旗帜、山水文化为核心、白酒文化为品牌、民俗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文化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