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然而,九月初的合江已然一副初秋模样,早晚温差大,一天之内可以体验到春夏秋冬的变化。 这样的天气最易生病,季节交替期间,要做好孩子的秋季保健,预防感冒流感! 家长们该如何去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季节交替期呢?今天,陈医生整理了一些秋季儿童保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家长育儿有帮助。 注意饮食 秋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孩子容易嘴唇干燥,喉咙不舒服。在饮食上,不要给孩子吃一些过于干的食物,比如:饼干和糖果之类的。秋天建议给孩子喝足够量的水,可以炖一些冰糖梨子水,孩子们很喜欢喝,不仅解渴,还润肺,尤其是对咳嗽初期很管用。切记不要给孩子吃冷饮,喝凉水。 衣着适宜 秋天的气温,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弱的孩子,立秋过后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包括肚子、手脚、背部的保暖。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穿上袜子,或者是透气的帆布鞋和网鞋,避免脚部受凉。 防寒保暖 秋季干燥,气温寒冷,对呼吸道黏膜都是劣性刺激。所以保护呼吸道要从秋季开始,不仅注意室内温度,还要保持一定湿度,充分利用加湿器,最好调节在50%~70%左右,防止干燥把呼吸道水分带走,促使黏膜干涩、皲裂、变薄,失去防卫能力。 坚持户外活动 家长们可以选择风小,阳光充足,一天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让孩子在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和冷空气的刺激对于增强孩子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很有帮助。 着凉之后,采取措施 孩子着凉受寒之后,应立即到温室暖和一会儿,同时喝些热茶、热汤或牛奶,如能喝些姜汤则更好。平时注意水分及VC的摄入,可增强孩子的机体代谢,减轻感冒症状。 秋季注意预防的疾病 感冒: 秋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不恒定,一天中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 腹泻: 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 皮肤过敏: 夏秋转换季节时,这时不少小孩都有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过敏引起的。许多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因为花草、树木的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的“秋季过敏症”。 肺炎: 秋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部分肺炎无传染性,但如果是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肺炎,或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建议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儿,家长最好不要带去人流密集的场所,不接触肺炎患者。 天气转凉,宝爸宝妈们预防宝宝感冒的工作也不可疏忽,希望以上小妙招可以帮助到宝爸宝妈们,让孩子每一天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