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酿酒历史可以上溯至上古时期。而今,中国白酒已发展形成酱香、浓香、清香等代表性口感的白酒。 在我国众多白酒品牌中,郎酒为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酱香突出、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口感,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所喜爱。 郎酒传统酿造技艺流传于四川省古蔺县,是古蔺郎酒厂传承百年的传统技艺。2008年,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酒传统酿制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四川南部古蔺县二郎镇,该技艺依托着有400多年历史的二郎古镇的风土人情和有数百年传承的酿制技艺,逐步地成型、成熟、发展。 历史渊源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二郎镇当地百姓偶然发现当地的郎泉水适宜酿酒,便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用。 1903年起,二郎镇出现了大规模以回沙工艺酿酒的糟房,其中以惠川糟房、集义糟房为代表,在这里酿制出的酒,人们将其命名为“回沙郎酒”,这个名称也综合体现出了产地的位置和工艺的特点。 1932年,酿酒师将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回沙郎酒”,酒质尤佳。1933年,回沙郎酒更名为“郎酒”。从此,郎酒的名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 独特技艺 古蔺郎酒的酿造具有“四高一长”的特点,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糖化、高温发酵、高温馏酒和长期贮存。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每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然岩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成。 “郎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一种民间酿酒技艺,它不仅包括了自身所依托的地理、气候、物产、水源等物理条件,也包括了经百余年传承的制酒经验和口诀; 同时,还具有酿制原料独特、工艺控制典型、酿制环境特殊、采用工具传统等特征。 传承意义 郎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发展至今,已达百余年,它是我国民间酿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程度地体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项技艺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同时,由于它是中国川南黔北酿酒文化的典型代表,还具有独特的地域民俗价值。 郎酒的传统酿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它是中国民间众多的传统手工技艺的集萃,是中国川南黔北地区人民在长期劳动中的智慧结晶。 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项民间传统技艺也难以用科技手段来代替,它是民间传统酿造技艺宝库中的一枚奇葩,是祖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古蔺县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