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早上,一位宝妈抱着个“金娃娃”急匆匆地来到泸州市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患儿全身皮肤蜡黄、口唇苍白、精神极差。儿科副主任医师邹洁接诊了解情况后,得知患儿3天前吃了胡豆(蚕豆),诊断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急性溶血性贫血”,立即将其收入住院,予以患儿吸氧、补液、碱化尿液等处理,急查血常规、肝功等检查,报告危急值血红蛋白44g/L,为重度贫血,立即申请输注红细胞悬液1U纠正贫血抢救治疗。 2025年04月10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77g/L,患儿皮肤黄染减轻,面色口唇恢复红润,精神饮食明显好转。 这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不能吃蚕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简称G6PD缺乏症),由于红细胞膜的G6PD缺陷,不能维持红细胞膜稳定性,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红细胞破坏并溶血的一种遗传病。G6P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病系X一连锁遗传疾病。患儿常因食用蚕豆而发病,俗称"蚕豆病",部分重型患儿可引起新生儿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或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应激、食物或药物)诱发非免疫性溶血,危及生命。 该病有什么表现? 1.血红蛋白尿(尿色像浓茶或酱油色)、尿量减少; 2.黄疸:皮肤或眼白发黄; 3.贫血:面色口唇苍白、乏力; 4.发热、寒战、全身不适、食欲不佳等症状; 5.严重者短期内出现溶血危象,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怎么预防? 1.常规开展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筛查; 2.对于G6PD缺乏症患儿及家属须及时给予健康教育,避免进食干鲜蚕豆及其制品,避免接触樟脑丸等日用品,尤其避免使用禁用、慎用氧化类药物(表1)。 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温馨提醒,如果患儿因感冒或腹泻等其他病情在药店购药、诊所或医院就诊,请家属主动告知为“G6PD缺乏症”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