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搜索

[城市建设] 清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复制链接]
一群小鱼 发表于 2022-8-12 0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周汝洪

  
  光绪八年(1880年)《直隶泸州志》所载泸州城池图(图1),与之前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直隶泸州志》中泸州城池图完全相同。原图是示意性质。如:将泸州城绘成正方形,其实应是东西窄(东西门直线距离约700米)、南北长(南北门距离约1300米),西城垣短,东城垣长的梯形。此外,图上将城墙和建筑以立体表示,而地形则未反映,似乎泸州城建在平地上。实际泸州城建在忠山余脉的东坡,西城墙基比东城墙基高出30~40米,城内最高是西北角钟鼓楼以西以北,城内有水井沟一条大沟和白招牌等小沟。白塔寺为一小高台地等等。



图1 清光绪直隶泸州志载泸州城池图(据田秀栗等纂《直隶泸州志》,清光绪八年刻本)



但该图基本显示了当年泸州城的雄姿。当年的各种建筑今已全部淹灭,靠此图得以证明其存在,所以此图具很高历史价值。
  为使读者看得清楚,特将城垣内部分清绘为图2。在图2中,将城垣按实际正确方位校正,各类建筑用不同颜色区分。同时改正了原图中一些错误(如黄州馆应在西门正街南侧,水星阁应在道署院内,会府与龙神祠、养正义塾实际为比邻。州判署(分州署)名字错注在开福寺位置(据嘉庆二十五年《直隶泸州志》)、遗漏川主宫、吏目署,书院(鹤山书院)即明伦堂位置等等。并增注光绪泸州志文中有记载的当时的街名。



图 2 清光绪泸州城图

  (周汝洪据光绪八年《直隶泸州志》原图校正重绘)



现对光绪泸州城池图作一些解读如下。

一、历史背景

  明末战乱,宋、明泸州城除城垣和白塔外,建筑、房舍已全毁。图1、2所示,是清初重新修建起来的新城。
  明末这场战乱,使四川遭受了史上最惨重的人口锐减。明末时,全川人口达800余万户。到清初,统计全川仅有8万余户,为战乱前的1%。而这8万余户,还主要是分布在盆地边缘、战乱较轻的地方。盆地内主要城市如成都、泸州等,均成为空无一人的死城。清初来四川上任的官员,见状纷纷上书朝廷请求移民。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清廷正式颁诏,下令从邻省向四川移民。并规定携家口入川者,按人头配给土地,五年不交赋税,新生人口永不加赋。在此政策下,从康熙中—晚期起,周围各省民众大举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运动(注:这里的“湖广”,是指湖北、湖南。因明朝及以前,两湖尚未分开,称为湖广省)。从1700年至1790年(乾隆晚期),近百年时间,总共入川人口达百万余。四川盆地依靠这些移民,才逐渐恢复了生机。
  1652年(顺治九年)清廷派来四川的总督,因成都为空城,遂将四川省会设于虽边远但城池基本完好的阆中。直到17年后(康熙八年,1669年)才将省会迁移回成都。
  清廷派来泸州最早的官员是1658年(顺治十五年)来泸任知州的何起鹏。来时统计全泸州本县城乡(不包括江安纳溪合江等外县)人口共800余户,约二千余人。其中,在城内的大约仅十余户30~40人。而且基本上是外来户。清初泸州几任州官的主要任务就是招徕和安置移民。不久(康熙十二年,1673年)云南吴三桂反,叛军由叙永方向入川,泸州又起战事。1678年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死。至1681年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才全部平定。四川从此无战事,泸州才开始城市建设。
  泸州城区人口,从顺治十五年的40余人起,经过移民,到乾隆时期增加到数千人,再经一两代繁衍,到嘉庆时期人口达到1—2万人。光绪时期达到5万人左右。
  据光绪泸州志记载,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泸州公私建筑基本为简易房舍,且不久又多毁于吴三桂之乱。到乾隆时期,人口增多了,才逐渐展开城市建设。
  图1、2所示清代光绪时期泸州城的建筑,除城墙、白塔、大观台为前清遗迹外,其他均为1667年至1898年、跨度长达200年期间所建。建筑的时间集中在1737—1814年(乾隆至嘉庆初年)完成(乾隆时期还对康熙年间修建的建筑全部进行了维修)。这一方面因为到乾隆时期人口才恢复到数千至上万。另一方面是因为清初康熙时期主要要应对边境战事(收复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保卫黑龙江雅克萨)等等,无力进行建设。雍正即位后大力整顿吏事、恢复经济。到乾隆登基时,国库充盈,天下基本太平,才有力量大兴土木,进行建设。所以,不单是泸州,就是全国各地,今天所看到保存下来的清代古迹,相当大部分都是乾隆时期所建。

二、城垣

  图1、2最突出特征是古泸州雄壮的城垣。其形成历史大致如下:
  周慎靓王定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建置巴、蜀、汉中三郡,郡下设县。今日泸州区域,被建置为“江阳”和“苻”二县。据学者任乃强先生考证:秦代的江阳县疆域,大体相当今日江安、泸县、泸州市区,以及内江、自贡市区、富顺、威远、荣县、荣昌、隆昌等部分。苻县则大体相当于今日合江和叙永、古蔺以及贵州省的习水、仁怀等部分。
  泸州自建郡以来,因其处于川南经济中心地位,更兼泸州地处汉族农耕文化区与泸州以南相对落后很多的原始部落文化多民族区的交界地带(史称泸州为“汉、夷门户”,“柔治川滇黔结合部”)。负有安民保境(西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泸州曾两度为僚人(南边的少数民族)占领)及和融诸族的重任,具有重要政治军事地位。因此建郡以来,历代朝廷和历任郡守都很重视城垣建设。
  西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置江阳郡于今泸州半岛城区,设篱寨(土墙夹竹篱条)围城。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度。泸州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史载当时官府每年征税10万贯以上,在四川与成都、重庆鼎足而三。像这样每年征收商税10万贯以上的城市,当时在全国只有26个。所以,泸州郡守有财力大修城垣。
  1050年 (北宗皇祐二年)将篱寨易为木栅城寨。1083年(北宋元丰六年)筑土城,其上仍建木栅。1115年(北宋政和五年) 将临长江的东城垣建为石墙,其他三面为土墙,南城垣到南极子(图1、2中西城墙南段中间突出的的那个敌台,就是当时南城墙的西端),城垣周长六里三百三十八步。至1145年 (南宋绍兴十五年)扩建,南城垣南移至今三星街,城垣周长达到九里十八步。同时各城墙全面石砌,雉堞、城楼完备,开设六道城门。至此泸州城垣定型,整个城垣为当时四川最完备雄壮的城墙之一(史称“雄甲两蜀”)。
  泸州古时城墙位置的选择,是地形约束所致:东、北城墙是建立在长江和沱江岸边的陡坎上,可保百年一遇的洪水也只能勉强淹到城根。西面枇杷沟东壁断崖,是天然的城墙位置不二之选。上述三面都是不可移动的。唯一可选择和移动的是南城垣。北宋时是建在南极子—水井沟南梁上,与其他三面围成近正方形。南宋时因人口增多,需扩张城池,便将南城垣移至营沟北梁(今三星街位置)。从此,泸州城垣定型,历经宋、元、明、清四朝,都一直维持未变。
  1236年 (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军入蜀,为抵御蒙军袭击,按四川安抚使余玠部署,于1239—1240年 (嘉熙三年至四年)先后在泸州城外的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和合江笔架山筑山城防御。1243年又在神臂岩(今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筑城以御蒙军,并迁州治于此。泸州军民抗元长达34年。1277年元军攻陷神臂城,泸州县治迁回半岛。
  元朝时期,因人口锐减,朝廷大力合并州郡,泸州降格为县,战乱中破坏的城垣未能维修。1368年明军攻入元大都(北京),元朝灭亡。1371年 (明洪武四年),明军攻占四川,泸州结束了蒙元94年的统治。泸州当即开始重修城垣,将破损的城垣全部改砌石城,城垣高一丈五尺,周长九里七分。1495年 (明弘治八年)2月,再整修城楼,建城门六道。各门当时名称:拱极门(朝天门、大北门),会津门(通津门、大善门、尼姑门),寅宾门(东门、通海门),凝光门(临江门),旗远门(南门、来远门、安夷门),宝成门(西门、保障门)。
  明末战乱中,城垣基本保存,但城楼等木建筑烧毁。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对城楼及城碟进行全面修复。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对局部坍塌部分维修,增修小北门(汲水门)。民国时期,1925年,将演武厅位置的敌台开为小西门。此外,大北门东侧与会津门之间曾有过济川门,后来湮灭,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乾隆年间完成后的泸州城垣,比宋、明朝时更加雄壮。这个完整的城垣一直保持到清末民初。

三、街道

  明代时泸州之街巷名称,后来全部湮灭了。原因是明末张献忠在泸州焚城,除了石砌的城墙和砖砌的白塔外,衙署、祠庙、民舍连同公私典籍全部焚毁,无一留存。清初的官员和外来的移民按地面残迹重修街市,但已不知原来街道名称(明朝时坊、街、巷名均以木牌标志,战乱中全部焚毁),所以只能新起名字(各城门的名称原刻在城门额上,得以保存,不需另起)。
  在初期,因人口很少,城区只有几条街道,简单称为西大街、东大街、南大街、中街,以及沿着城墙内的北城垣街、西城垣街、东城垣街、南城垣街。乾隆时增加到18条街(乾隆二十四年版《直隶泸州志》)。乾隆中—后期,建筑和街道增多,便开始重新命名。嘉庆、光绪直隶泸州志记载的街名有:
  西门正街    初名西大街。西门至大观台。今花园路+宝城路。
  南门正街    南门进来的那段。
  东门正街    东门进来的那段。
  院前街    初名皮匠街,康熙九年学院行署(考棚)建成后。因街正对学院行署,改名院前街。民国时学院拆除,改名为大慈路。
  三牌坊街    最初名中街,后改名迎恩街。后又因路上原有三道青石牌坊(明建“黄扇司谏坊”、“父子经元坊”、“川南第一州”坊)而得名。改名三牌坊街。民国时改为迎晖路。
  朱子街(朱紫街)   建于清朝中期,因珠宝商(主要经营长江奇石、雨花石,部分经营玉石、宝石)集中而得名。
  钮子街    大十字北。
  皂角巷    因街中一株百年皂角树得名。
  会府街    会府门前,今市府路。
  专城街    初名小荒市,后因街东建有专城汛署,改称专城街。民国时改称梓潼路
  武庙街    初称中街,后因建武庙(关岳庙)在此,改称武庙街。今武成路南段。
  衙院街    吏目署前。今武成路中段。
  宽厚街    初名德厚街,乾隆后期改名宽厚街。
  韩家坳街    因明代泸州守将韩雄官府在此而得名,韩家三代任泸州守将,成名门望族。该街民国初年改建城中公园时,将路名改为公园路(相当于今白塔与摩尔商场之间的主干道部分,与今日钟鼓楼南侧公园路不是一条)。
  大什字(大十字)    三牌坊街与白塔街会口。明代即称为大十字,清初改名万家大十字。后通称为大十字。
  水井沟    初名水井街,泸州城内古时基本靠从长江、沱江挑水供应,水井很少。而水井沟沟边多水井,因而得名水井街。后来就以水井沟为街名至今。
  学坎上    初名正教街,因清初在原明代学宫旧址重建学宫,街道改名学坎上(民国时改名忠孝路)。
  大河街、小河街、后河街    古时泸州人将半岛东侧长江称为大河、北侧沱江称为小河,故城墙外临河的街道分别称为大河街、小河街。后大河街东侧房屋后又发展成街,称为后河街。因靠江边码头,为物资集散之地,历来仓储、贸易发达。大河街为明清至民国时期泸州米粮、茶叶、土特产交易中心。
  枇杷沟街    从沱江边码头沿西城墙根上西门进城的小路,初名宝传巷,后因沟边多枇杷树而得名枇杷沟街。
  兴隆街    初名兴集街,乾隆时因忠山出土一石碑,上有“遇隆则兴,天下千古”字,而该街为上忠山主要通道,故改名兴隆街。后围绕衍生出正兴隆街、前兴隆街、后兴隆街、横兴隆街数条街名。
  魏家街    北城垣外,因魏姓人家得名。

四、衙署

  泸州因明末战乱,原来衙署全部焚毁。图2 所示衙署类建筑(图2上红色注记者),全部为清初新建,少数为原址重建。
  1. 长官公署
  道署    为泸州最高长官办公处。在大观台西北侧,学院行署东北。该处由于处于泸州古城西北部高台地边缘,居高临下俯视全城,自古即为泸州最高长官衙门(宋代潼川府路安抚使官衙、明代下川南道按察司署)所在。
  清代继承明代监察道的设置。康熙九年(1670年〉重置永宁道于泸州,作为四川省的派出机构,原本职责是督察官吏、巡视边防,并不管地方政务。但后来官员弄权,逐渐变成为凌驾于泸州州府之上的副省级权力机构。嘉庆七年(1802年)永宁道升格为“川南永宁道”,简称永宁道,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下川南道”。管辖范围为三州一厅:泸州直隶州(领泸州本州、江安、纳溪、合江)、叙州(领宜宾、南溪、庆符、富顺、隆昌、长宁、兴文、高县、珙县、筠连、屏山、雷波、马边、沐川)、资州直隶州(领资中、内江、仁寿、井研〉、叙永直隶厅(领叙永、永宁(今古蔺))。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永宁道张揀在原按察司署废址上建道署,1803年(嘉庆七年)、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两次翻修。
  州署    泸州直隶州州府办公处。位于韩家坳街西侧(今摩尔商场背后,川南图书馆旧址位置)。原址最早为宋代嘉熙年间(1237—1240年)所建州署,明洪武三初年(1368年)、成化中(1470年前后)、弘治中(1504年前后)多次修葺。清初时尚有遗存,顺治时知州何起鹏、康熙初知州孔斯和相继就原址稍加修葺利用。后毁于吴三桂兵乱。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知州陈五典于原址重建州署,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知州董元楠改建,1740年(乾隆五年)知州林良铨、1752年(乾隆十七年)知州杨超、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知州夏昭新、1765年(乾隆三十六年)知州陆良瑜、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知州沈昭兴等相继修葺。



图3为光绪泸州志所载州署图,为全木结构,规模宏大。


  厅署(院署、州同署)    州副长官办公处。清朝时,州(府)可设同知、通判两个副长官。同知大致相当于现常务副市长或代理市长,最高正五品(与知州同级)。通判则低一级,为正六品,分管部分局处。
  都司署    泸州最高军事长官办公处。建于1752年(乾隆十七年)。
  泸州历史上军事建置最高曾设都督府、安抚使,统领川南地区军事。其长官为安抚使或都司,最高正四品。清嘉庆直隶泸州志载:唐初贞观时期,著名开国大将程咬金(知节)即受李世民派遣来泸州担任都督府左领军大将军(其正式官衔即为都司,大将军是封号)。可见当时泸州政治军事地位之重要。后来历代泸州军事建制有变化。清初,泸州沿明制、设都指挥使司,有副长官都指挥佥书(正三品)管练兵和屯田事务。清朝中期起,军事建置降格,设把总(正七品),统领军兵数百人而已(在汛署办公)。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朝廷为加强泸州军力,在汛署之外,又设泸州营(为可调动征战的正规军),任命都司1、存城把总1、存城外委1、兵员310人,驻都司署。
  
  2. 下级办公机构

  分州署(州判署)    在大什字西,三牌坊街南侧。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司法监察机构,相当于现法院+检察院。在早期为州署中专管司法监察的长官公署,称为分州署,后改名为州判署,再后就直称为都察院或行台(进入民国后,三牌坊街行台改建为县中学校)。
  学署    在学坎上。建于1748年(乾隆十三年),为原明代学宫旧址。相当于现教育局。清末撤销。其地民国时期后为女学会、女子师范校址。
  专城汛署    泸州驻军把总衙门,始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乾隆四十五(1780年)年又重修。清末汛署撤销,其地后建为川南师范学堂(今梓潼路小学所在)。
  汛署在明代及以前,为河道、运河管理机构“水监”的又称。到清代,则为军队驻地方机构专有名称。
  清朝军队在入关前为八旗兵(兵员以满族为主,包括部分蒙古旗、汉族旗)。入关掌权后,八旗兵很快腐化成纨绔子弟,毫无战斗力。朝廷随即另组全为汉族人的军队,称为“绿营军”。乾隆时期绿营军已是全国军队主力。绿营部队的最高编制为镇,镇之下依次为标、协、营、汛。乾隆时期,全国绿营兵共66镇,总兵力为60多万(大体上一镇绿营兵在一万人左右,近于现在的师)。“汛”则大约相当于排,但无统一标准。各地的汛署拥有兵力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甚至十来人。军队驻地方的基本单位为“汛”,故称“汛署”。
  汛署驻军除担任战斗任务外,主要兼管地方治安,还要管漕运、河工,乃至收税等等地方派给的任务。因此,清代各地的汛署,实际上相当于地方军兼警察署的职能。它与可调动征战的军营不同(军营是正规军,一般不参与地方事务,机构为“都司”)。
  清代泸州的兵力部署:康熙早期曾设泸州守备,后拆销。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成立专城汛署。设泸州把总一名、外委一名,兵25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将原驻永宁的永宁协(清代军队编制中的一级,高于营、汛)右营都司一名、外委一名兵125名迁到泸州,与泸州专城汛署(时有把总一、外委一、兵153人)合并。同时另设外县汛署(江安汛千总1、兵29;小市汛外委把总1兵25;合江汛把总1兵25;纳溪汛把总1兵40;普市把总1兵25;泸卫汛把总1兵6)。
  吏目署    在衙院街(今武成路)。古时公安机构,大致相当于近代警察局、公安局。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吏目陈怀素就原明代吏目署旧址翻修。右侧为当时监狱。
  学院    也称学院行署,钟鼓楼西北侧,院前街北。科举考试场所(俗称“考棚”)。1670年(康熙九年)建,至1840年(道光二十年)增修完备,规模宏大,可容三四千童生同时考试,为清代泸州城内最大建筑。清末取消科举后,在原址改办“川南书院”,1901年改办“川南经纬学堂”(后来的川南师范学堂前身)。民国时期拆分建为市街花园、县政府、专员公署、征收所、高法三院。

  3. 会馆

  泸州历史上的会馆,建于清乾隆—同治时期。其直接原因是明末清初的大规模移民和当时泸州居于川南经济中心地位所致。
  据光绪泸县志记载:当时泸州建立的会馆有:
  衡州馆    湖南人会馆,在慈善街,1750年(乾隆十五年)建。
  黄州馆    湖北人会馆,在西门正街(今花园路)南侧。
  贵州馆(黔南会馆)     贵州会馆。在三倒拐。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建。原址为纪念唐朝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南霁云的南将军祠。
  江浙会馆    江浙人会馆,在南门外。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建。
  抚州馆    江西人会馆,原昭武公所,在东门内,1873年(同治十二年)建)。
  此外后来民国时又有滇南会馆(云南会馆,在南门外原京铜局废址,民国八年建)。
  上述6处是不设祭祀神灵、民居建筑形式的会馆。此外,有祭祀的、建成山门+戏楼+厢房+正殿四围院的型式的会馆则称为“宫“(如南华宫、天上宫等等)有8处(见下述)。
  总计泸州原有各籍会馆共14处,显示湖广填四川后泸州人为十几省籍组成。
  这些会馆,存在了几十年。到晚晴时期,由于移民经历几代后,已相互融合,原乡土观念逐渐淡薄;而会馆因受地域局限也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始起阻碍作用,因此,到清末,会馆作用逐渐削弱以至消亡,会馆多转变成私宅、或它用、或废弃湮灭。

   4. 祠、宫、庙

  古时因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和自身命运有很多迷惘,因此常寄托于神灵或先贤,以求庇护。这样就出现很多祠庙。光绪泸州城池图上大量祠庙就反映这种情况。祠、宫、庙大致有4类:神灵类、先圣先贤类、同籍会馆类、行业帮会类。后两类民间俗称“九宫十八庙”。
  神灵类庙宇有:
  观音堂    小北门内,祀观音菩萨。
  文昌祠    专城街专城汛署东,祀文昌帝君,1670年(康熙九年)重建。
  灵官祠    钮子街,也称灵祖宫,祀灵官,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重修。
  麻姑庙    大河街城垣内,祀麻姑,1804年(嘉庆九年)建。
  水神庙    会津门外。
  龙神祠    会府街会府东侧,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建。
  华光庙    东门城垣内,祀聪、明、正、直、德五显菩萨。
  五谷祠    钮子街,1896(光绪二十二年年)重建。
  奎星阁    学坎上学署内。
  金轮宫(财神庙)    南极子南,1803年(嘉庆八年)建。
  城隍庙    学院街,初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时重修,祀城隍菩萨。
  水星阁    学院街道署北院内。
  惜字宫    关圣殿西,1765年(乾隆三十年)建,祭祀黄帝时造字的左史官仓颉。
  大慈寺    院前街西。
  开福寺    三牌坊街南,即古治平寺,东汉(公元25~220年)时建,1918年毁于火。寺内报恩塔(白塔)建于1148年(南宋绍兴十八年),现为泸州地标性建筑。
  清真寺    皂角巷,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建。
  大迎庵    在西城垣内,小校场外。供清水祖师。建于何时不详。福建人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日迎春,在庵堂祭清水祖师,开香后,抬上祖师神像绕庙或下山巡行,祈福和保佑丰收。头三日称为“大迎”。
  太阳庙    南门外。1741年(乾隆六年)建。
  
  先贤类庙宇有:
  文庙    祀孔子。唐时始建于城北,明万历年间改建于城南。明末毁于战事。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重建于会府街(后街名因此改为文庙街),乾隆,道光年间多次修葺。
  武庙(关圣殿)    三牌坊街北,祀关羽。
  老君庙    南门内东侧,祀老子,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建。
  轩辕宫    朱子街,祀轩辕黄帝。1837年(道光十七年)建。
  濂溪祠    三道拐,1738年(乾隆三年)建,祀宋朝理学家周敦颐)。



图4 泸州文庙图(据光绪八年直隶泸州志)



图5为清嘉庆直隶泸州志所载泸州文庙建筑图。原为全木结构。精致宏伟。其内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供奉历代先贤名臣。文庙于1941年被日军轰炸毁损大半,民国初期曾暂作小学。1951年拆除改建市政府。
  
  “九宫十八庙”类的“宫”(会馆性质)在泸州建有8处:
  南华宫    在大北街西侧。是江西、福建,广东地区客家人移民在泸州修建的供奉有佛道神像的半具会馆、半为供佛的场所,也称岭南公所。供奉南华老祖(六祖慧能)。
  禹王宫    在大北街西侧。湖广会馆,祀禹王。
  天上宫    在大北街西侧。福建会馆。祀天后娘娘。
  武圣宫    西门内西门正街,即陕西会馆,祭祀关羽。
  万寿宫    在大北街西侧。江西会馆,祀许真君。光绪十五年毁于火。后于民国三年重修。
  川主宫    西门正街,今花园路东头,道署左侧。四川籍人会馆。1668年(清康熙七年)就原佛寺废址改建,甚简易。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重建为正式四合院式宫。另,小市也有一座川主宫,在上码头。
  三元宫    南门外。陕西会馆。祀刘备、关羽、张飞,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建,1850年(道光三十年)重建。(与西门内陕西会馆不是一个)。
  东岳庙    在西门外。山东会馆,供奉泰山东岳大帝。1667年(康熙六年)重修。民国时期改作县立初级职业学校。
  行帮类庙有8处:
  王爷庙    船帮,供奉镇江王爷。清朝时,由于泸州位处水运中心,长沱两江上下游船帮众多,各自都修建王爷庙,所以泸州城长沱两江岸王爷庙多达6处。南门外者为上王爷庙,建于1875年(光绪元年)。凝光门外为中王爷庙,建于1836年(道光十六年)。会津门外为下王爷庙(水神庙),建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此外,小北门外王爷庙由原大悲庵改名。小市沱江边还有两处王爷庙。
  火神庙    在会津门内,大北街城垣。炮仗行业,祀火德真君。
  张飞庙(桓侯宫)    屠帮同业会。供奉张飞。在皂角巷、南门外(1822年(道光二年)建)及小市厢(1821年(道光初年)建)各有一处。
  药王庙    南门外。药帮同业会馆,供药王孙思邈。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建,1823年(道光三年)重建。
  鲁班庙(公输宫)    在凝光门内西侧。木匠及建筑行业帮会。祭祀鲁班(即公输般)。1753年(乾隆十七年)建于原禹王宫旧址。1854年(咸丰四年)重修。
  梨园宫    在西门内,梨园行(戏曲业)会馆。
   5. 其他
  大观台(钟楼)    在今钟鼓楼位置。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建大观台于城西分巡道辕门左,大观台四方形,宽16米,深7米,总高13米,二层,下层状如城门,中通车马。上层建楼。由于所处位置在城西北部高台地边缘,登楼可俯视东、南大半城区,“四望巍然”。1889年(光绪十五年)大观台上层毁于火。现在的四角岗楼形钟鼓楼是后来民国时期改建。
  会府    在今市府路西头,为历代官家供奉历代皇帝及当时皇帝祿位的宗庙式建筑。
  明伦堂    是州官及学官向儒生宣讲忠君思想的地方,每月初一、十五,由学官率廪生,秀才等在文庙祭孔后,到隔壁明伦堂聚会,宣读圣谕,讲授四书、五经。清末在其中办“鹤山书院”。后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改建为泸州学堂。
  养正义塾    文庙旁,创办于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古时学校为古文教学。初级为义塾,主要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当于小学。毕业可参加乡试,考秀才(中级是书院、学宫,读论语等五经四书,毕业后参加县试,考举人。获举人后方可进京考进士。泸州当时有鹤山书院等)。



图 5 泸州会府、龙神祠、养正义塾图(据清光绪八年直隶泸州志)



龙透关    在泸州古城西2里。始建于三国蜀汉,作为泸州外城,以防御泸南僚人侵扰。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 重建 ,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再建,为石砌城墙,有两重城门。城墙北起沱江边,南至长江边,主城门大关门为陆路进入泸州的唯一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一日,中共重庆地委领导的泸州起义爆发,刘伯承任前敌总指挥,于一九二七年一月到达泸州,于龙透关与刘湘指挥的军队决战,为武装起义写下光辉的一页。龙头关于民国初年大部尚存(图 为民国初年外国人所拍龙头关照片。民国后期大部已毁,仅存主城门一段。



图6 清代泸州龙透关位置图




图 7 民国初年拍摄泸州龙透关影像



本文中所述清代泸州城内所有建筑,除白塔、部分城墙及龙头关城门,今已全部不存。

九橙社致力城市更温暖、生活更精彩!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西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广西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