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
他没有豪言壮举,但是千百个矿工的生命安全,他用情呵护,甘做安全管理的“当家人”。
他没有丰功伟绩,但是每一个煤矿的“疑难杂症”,他用心诊治,勇当煤矿隐患的“排雷手”。
他没有感天动地,但是守一方平安的艰巨重任,他全力扛起,愿为改革发展的”护航者“。
他,就是泸州市第九届劳动模范王友才,一名25年来一直扎根煤矿安全生产一线的应急人。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勇挑重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严格监管、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为不断改善辖区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全力确保煤矿安全发展而不懈努力,受到领导、同事和煤矿企业的好评。为2014年以来泸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作出突出贡献。因专业精湛、技术过硬,被原省安监局、省经信委、省总工会和四川煤监局表彰为“四川省优秀特聘群监员”,2019年荣获“泸州市第九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年6月,被表彰为“泸县优秀共产党员”。
不忘初心 甘做矿山管理“当家人”
1994年6月,王友才从重庆煤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泸州,至此,便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扎根在了煤矿安全生产一线。在行业摸爬滚打25年,他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和过硬的业务技能,从一名从事煤矿技术工作的普通矿工,转岗为从事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动,身份角色如何转换,王友才工作的半径始终没有离开过煤矿生产一线,对煤矿安全发展有着一份坚定的执着,对朝夕相处的矿工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矿工安全了,一家人也就幸福了”,25年来,王友才怀揣着这份愿望,把“家”搬到了煤矿,把办公室搬到了井下,把自已的安危同矿工紧紧系在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懈怠地通过制止企业违法生产,严查煤矿工人违章违规操作,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强化隐患排查整治,不断织牢矿工生命安全的防护网。每当下矿看到隐患得到有效治理,看到矿工遵章守纪作业,看到一拨拨矿工平安出井,谈笑风声地回家,王友才有说不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把矿山当做“家”去管理,细心呵护每一位“家人”的安全,这是王友才前行道路上不变的“初心”。
温情育人 愿为煤安新丁“带路人”
“铮铮铁汉,散尽柔情”,在一起共事近20年的同事杨才炳眼里,王友才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但对待驻矿安监员却有亲人般的温情。
煤矿一般分布在离城较远的山区,每到冬天,矿山地区的夜晚更显寒冷。深知安监员工作疾苦的王友才总是不忘细心关怀驻矿人员,铺盖是否添置了,寝室是否暖和,注意天冷感冒......这为远离家人的驻矿安监员心里增添了暖意。
复杂的井下作业环境,会不时遇到未知的安全风险,对于许多新入职的同事来说还没有丰富的经验去防范和处置。王友才总是不厌其烦地打招呼、敲警钟:“既要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也要保护好自已的生命安全”。
2016年7月,刚入职的安监员王渝平派驻到锦运煤矿后,王友才就叮嘱他没有老同志带队不能单独下井。每次跟随王友才下井,每走到关键部位,王友才都要停下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如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置和应对。矿下有的工作面低矮狭窄,有时需要双手双脚并用匍匐前行,且要面临落石和冒顶风险,王友才总是毫不迟疑的要求大家“我走前面,你们走后面。井下检查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有任何异常,都不能疏忽大意......”。把危险留给自已,把呵护带给大家,第一次跟随王友才下井就让王渝平感受到说不出的感动和敬佩。
工作多年来,王友才毫不保留的传授经验、培育新丁,更以自己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给应急新人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像对待亲人般对待同志。因为在他看来,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让安监员先学会保护好自已的生命,才能真正对矿工的生命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
勇破难关 勇当煤矿隐患“排雷手”
安全隐患就像一枚“定时炸弹”,不及时排除,随时会有爆炸危险。每当辖区煤矿遇到什么棘手问题和重大风险,王有才总是冲锋在前排雷解危。
2018年,泸县长沙庙、锦运和堆金湾煤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均出现不同程度瓦斯超限报警情况,引起各级高度重视。王友才接到指令后,立即组织监管人员深入井下勘察核查,研究解决办法。
“这个情况是瓦斯抽采不到位造成的,只有强化瓦斯抽采,效果最直接、最有效”。找到问题根源后,接下来的3天3夜,王友才吃在矿上、住在矿上,手把手指导煤矿要如何调整钻孔最佳位置,精准设计钻孔间距和数量,直到警报解除,煤矿安全了,王友才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辖区煤矿赋存条件差,瓦斯、水害、顶板等灾害齐全。面对灾害风险,王友才总能化险为夷、化险为安。他参与完成的《泸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及新技术优化设计运用》,解决了运用智能化24小时监测替代人工监测的局限性问题;制定地表水治理方案,把受水害威胁的煤矿建成“全省水害治理示范矿”......王友才如同“排雷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化解一个又一个风险。
智辨风险 做行业困惑“破冰者”
真正的勇士,不在于能够蔑视危险,而在于认清危险、战胜危险。从业25年以来,王友才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的路径。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开展后,王友才意识到科技兴安对泸县煤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不遗余力地指导区域煤矿大力开展采煤、运输机械化和“安全六大系统”改造工作。但由于泸县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差,均属极薄煤层开采,机械化难度很大,推进工作遇到不小的困难和阻力。他一边带领煤矿管理人员到机械化程度高的煤矿学习参观,转变落后观念,增添战胜困难的信心;一边与煤矿机械生产厂家研究开发适合极薄煤层机械化采煤的新型设备。一个一个的排除困难,最终全县煤矿均建成了“安全六大系统”,每一个煤矿至少实现了1个采煤机械化工作面,锦运煤矿、富银煤矿还实现了从井下采掘工作面到地面连续运输。被评为川南“煤矿机械化建设先进县”。
2017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和评分办法》出台,增加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块新要求。煤矿企业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王友才就分层分级,开展重点人员培训、逐矿答疑,指导煤矿开展风险辨识,制定达标工作方案。硬生生在一年时间内,让全县煤矿均达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建成川南“煤矿标准化建设先进县”。
王友才,25年坚守初心,只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一件事。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感天动地,但却不辱使命,用忠诚奉献照亮了煤矿工人平安回家的路,成就了无悔人生!
来源:泸县应急局、泸州市应急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