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年仅6岁的肖林被人从四川老家拐卖到山东枣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回到四川寻找家和亲人的念头变得越来越强烈。近日,已经在山东枣庄落户16年的肖林特地找到“宝贝回家”寻亲志愿者,希望大家能帮助他寻找失散多年的家人。
四川民生新闻网
肖林照片
回忆:家乡县城不大 街道两边都是瓦房
6月12日,远在山东枣庄的肖林,在谈话中聊起了对家乡那些断断续续的、碎片化的记忆。
四川民生新闻网四川民生新闻网
肖林小时候
肖林说,小时候,他记得有人告诉他,爸爸名字叫肖延华,妈妈叫叶小梅(音)。在听别人议论时,肖林模模糊糊地感觉自己可能是四川泸州市泸县人,但是他也不能确定。
谈起对家的记忆,肖林还记得住的是瓦房,当地乡亲们穿着都很普通。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去过的县城。他依稀记得家乡的县城不是很大,主要的街道是一条古街,中间的街道只能容得下轿车通过,街道周围的房屋都是木板做的墙壁,盖的是瓦。
县城里有一座小山,山上好像有寺庙,里面供奉着神仙画像,去祭拜的人很多,他曾经和奶奶去烧过香。
肖林记忆中老家海拔不高,一年四季都不冷,也没有穿过棉袄。记得家乡产橘子、黄梨,还有大竹子,竹笋也很大,有的人家也喂羊、喂牛。那时候自家好像还有一个鱼塘。
不幸——失去至亲 一个人到县城流浪
说起16年来的经历,现在已经22岁的肖林在电话那头哽咽起来。
16年前的不幸,源于家中父母之间的矛盾。肖林说,童年时他就感觉父母感情不好。母亲少有回家,他只有和奶奶在一起。隐约地记得,肖林还和爸爸一起去亲戚家找过妈妈。5岁那年,奶奶不幸去世,肖林失去了最疼爱他的亲人。肖林称,记得有一天,奶奶去了一趟县城,据说买了老鼠药,也不知道什么事情使她想不开,回到家时就吐白沫去世了。奶奶去世后,父母回到家里。可办完丧事后母亲就走了,这一走,再也没回来过。
妈妈外出后,肖林和爸爸也到处去找过,找来找去始终没找到,父子俩只好又回到家里。然后爸爸就出去了,也再没回来过。
无依无靠的肖林被伯伯家的二哥送到外婆家,可外婆不同意收留,给了几块钱就把他打发回来,他就只有寄居在伯父家。
记得那时伯父一家在县城卖大饼。肖林就帮着他割草喂牛、放牛,也没人管,也没人问。肖林有时候想去找父母,就跑到县城流浪。父母没找到,却得到很多好心人的照顾。
肖林说,记得一次来到一所中学门口,有几位好心的同学知道他无依无靠后,把他带到他们宿舍暂住。学校里不能长住,同学们就在外面找了一个鱼塘边上没人住的小房子,让肖林搬到那里,然后,同学们就轮流去看他,还给送吃的。
愿望:被拐孩子想回梦中的老家
在鱼塘边的小房子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肖林来到一个同学家里暂住。同学的奶奶怕被他家人发现,就把肖林关在另一个房间里,每天给他送吃的、喝的。几天之后,奶奶的家人发现了肖林,简单了解情况后就再没过问。
也就在那天晚上,突然来了一辆摩托车,有个女的把肖林带上摩托车就走了。后来,在女人的带领下,肖林一路辗转,来到了山东枣庄一个叫岩底村的村庄。然后经过医院检查,得出身体健康的结果之后,肖林就被陌生人(就是后来的养父母)带去买衣服,买完衣服回来,就再也看不到那个女人了。
从此以后,年幼的肖林就住在山东枣庄,在养父母的关爱和抚养下慢慢长大。从上学到工作,这些年来生活总算稳定下来了。
肖林说,来到山东枣庄后,他一直没有放弃回家的念头,也曾经多次独自外出,可是路途遥远,始终找不到回家的路。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家这个念想越来越强烈。但他也明白,养父母养大自己不容易,给了他太多的关爱。“但是每当看到电视里报道被拐卖孩子寻找自己的亲人,或者父母寻找被拐孩子的情景,我想寻找家和亲人的愿望就更强烈。”谈到寻亲的原因,肖林这样说。
通过浙江“宝贝回家”网站,肖林开始了自己的寻亲之路。他只知道自己是四川人,根据碎片化的记忆,“宝贝回家”志愿者建议他到四川报案。于是肖林在两个月前先来到泸州,试图凭着自己的记忆,到泸县寻找记忆中的县城,但是结果与记忆中大相径庭。 |